送谢伯元之金陵

· 徐熥
长江渺渺片帆开,一曲离歌落照催。 挟妓每过桃叶渡,寻僧重上雨花台。 芙蓉古岸犹堪采,禾黍遗宫尽可哀。 不必登高频吊古,六朝王气已成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渺:形容水势辽远,无边无际。
  • 离歌:离别时唱的歌。
  • 挟妓:带着妓女。
  • 桃叶渡:南京的一个古渡口,传说中王献之送别爱妾桃叶的地方。
  • 雨花台:南京的一处名胜,因雨花石而著名。
  • 芙蓉:荷花。
  • 禾黍:泛指庄稼。
  • 遗宫:指古代遗留下来的宫殿遗址。
  • 吊古:凭吊古迹,缅怀往事。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个朝代,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 王气:指帝王的气象或国家的命运。

翻译

长江水势辽远,一片帆船缓缓开启,离别的歌声在夕阳下催促着。 常常带着妓女经过桃叶渡,再次寻访僧侣登上雨花台。 古老的岸边荷花依旧可以采摘,而遗留下来的宫殿和庄稼却让人感到悲哀。 不必频繁地登高凭吊古迹,因为六朝的帝王气象已经化为灰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深情与对南京古都的哀思。诗中,“长江渺渺片帆开”以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烘托出离别的沉重氛围。后句通过对桃叶渡和雨花台的描绘,展现了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尾的“六朝王气已成灰”则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落的哀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