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山积雨图
元章不作房山死,谁写云山缣素里。
耳畔如闻滴沥声,眼中似见岚烟起。
浓云朦?树无根,涧水奔流野色昏。
竟日风霾浑失昼,行人何处辨孤村。
画图如此虽堪惜,莫贮囊中珍十袭。
只恐时时风雨来,生绡一幅淋漓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章:指元代画家王冕,字元章。
- 房山:指元代画家黄公望,号房山。
- 缣素:古代用来写字的细绢。
- 滴沥:形容水滴声。
- 岚烟:山中的雾气。
- 朦?(méng lóng):模糊不清的样子。
- 风霾:风沙和雾霾。
- 浑失昼:完全失去了白天的明亮。
- 孤村:孤零零的村庄。
- 珍十袭:珍藏十层。
- 生绡:未经过染色的丝绸。
- 淋漓湿:形容湿透的样子。
翻译
元代的王冕和黄公望都已不在,谁能在这细绢上描绘出云山的美景呢? 耳边仿佛能听到水滴的声音,眼前似乎能看到山中的雾气升起。 浓密的云雾让树木看起来模糊无根,山涧的水流在野色中奔腾,使得景色昏暗。 整日风沙和雾霾使得白天都失去了明亮,行人又该如何辨别那孤零零的村庄呢? 这样的画图虽然令人惋惜,但也不要珍藏得太深。 只怕时不时会有风雨来,使得这未染色的丝绸画布湿透淋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一幅春山积雨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画作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滴沥声”、“岚烟起”、“朦?树无根”等,生动地再现了画中的景致。同时,通过对画作的珍藏和担忧风雨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艺术作品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徐熥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