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桃花

· 徐熥
春风吹遍武陵源,幻出瑶枝树树繁。 色似何郎初傅粉,娇同妃子乍承恩。 开当柳絮浑无迹,落向苔裀觉有痕。 独爱羽衣花下客,玉笙声断月黄昏。
拼音

所属合集

#武陵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ōng):徐熥,明代诗人。
  • 武陵源:指桃花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泛指隐逸之地或风景秀丽的地方。
  • 瑶枝:比喻花枝,如瑶池仙境中的枝条。
  • 何郎:指何晏,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因其面色白皙,常被比作傅粉。
  • 傅粉:涂抹粉末,这里指何晏面色白皙如涂粉。
  • 妃子:指皇帝的妃子,这里比喻桃花娇艳如妃子。
  • 承恩:受到宠爱,这里指桃花娇艳如受到宠爱的妃子。
  • 柳絮:柳树的飞絮,春天时随风飘散。
  • 苔裀:苔藓覆盖的地面,裀(yīn)指垫子或席子。
  • 羽衣:指仙人或道士的服饰,这里指穿着羽衣的仙人。
  • 玉笙:古代的一种乐器,笙的美称。

翻译

春风吹遍了武陵源,幻化出瑶池般的枝条,树树繁花。 花色如同何晏刚涂上粉末,娇艳如同妃子初受宠爱。 当柳絮飘落时,桃花浑然无迹;而落在苔藓覆盖的地面,却觉有痕。 独爱那些穿着羽衣,在花下吹奏玉笙的仙人,直到玉笙声断,月色昏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风中武陵源桃花盛开的景象,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桃花的娇艳与何晏的傅粉、妃子的承恩相提并论,形象生动。诗中“开当柳絮浑无迹,落向苔裀觉有痕”巧妙对比了桃花与柳絮的不同,突出了桃花的独特美感。结尾的“羽衣花下客,玉笙声断月黄昏”则增添了一抹仙境般的神秘与幽远,使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