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仁甫先生以邛竹杖见惠赋此荅谢
种本传西域,曾闻贡汉宫。
一枝非嶰谷,万里出蚕丛。
曳去穿云际,携来到水穷。
节应虚绿土,头可挂青铜。
庄叟逍遥外,卢敖汗漫中。
未尝临俗客,偶尔借邻翁。
采药兼瓢往,挑经与锡同。
静缘幽径曲,诗兴野桥东。
共步添良友,扶颠当小童。
长房吾自愧,君已似壶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邛竹杖:一种用邛崃山产的竹子制成的手杖。
- 贡汉宫:指古代将珍稀物品献给皇宫。
- 嶰谷:山谷名,传说中产竹之地。
- 蚕丛:古代传说中的养蚕之神,这里指代远方。
- 曳:牵引,拉。
- 水穷:水之尽头,比喻极远的地方。
- 节应虚绿土:指竹杖的节部空心,绿土指竹子的生长地。
- 挂青铜:指将竹杖挂在青铜器上,显示其珍贵。
- 庄叟:指庄子,道家代表人物。
- 卢敖: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汗漫:广阔无边。
- 俗客:世俗之人。
- 瓢:古代用来舀水的器具。
- 挑经:指挑着经书。
- 锡:赐予。
- 静缘幽径曲:指在幽静的小径上行走。
- 扶颠:扶持跌倒的人。
- 长房:指大房间,这里可能指作者的住所。
- 壶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常与庄子并提。
翻译
邛竹杖的种源自西域传来,曾听闻它被献给汉宫。 这竹杖非产自嶰谷,却能从万里之外的蚕丛之地带出。 拉着它穿过云端,携带着它来到水之尽头。 竹杖的节部空心,绿土是其生长地,头可以挂在青铜器上。 庄子逍遥于外,卢敖在广阔无边的世界中。 不曾接近世俗之人,偶尔借给邻翁使用。 采药时兼带瓢,挑经时与锡同携。 在幽静的小径上行走,诗兴在野桥东激发。 一起行走增添了良友,扶持跌倒的人当作小童。 我自愧不如长房,你已似壶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邛竹杖的描述,展现了其珍贵与远道而来的特殊意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如“嶰谷”、“蚕丛”、“庄叟”、“卢敖”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感。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邛竹杖的珍视以及对赠杖者赵仁甫先生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物品的细腻感受,也体现了其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