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仁甫令梁山

· 徐熥
桃花零乱柳如丝,正是河桥赋别时。 衣带江州司马泪,帆过湘水舜妃祠。 凫飞双舄看应远,猿叫三声听渐悲。 夔府孤城纵临眺,阳台云雨望中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赵仁甫: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令梁山:指赵仁甫被任命为梁山县的县令。
  • 河桥:河流上的桥梁,此处可能指具体的送别地点。
  • 江州司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曾任江州司马,此处用来比喻诗人自己。
  • 湘水:河流名,流经湖南,与湘妃的传说有关。
  • 舜妃祠:祭祀舜帝的妃子的祠堂,与湘水传说相关。
  • 凫飞双舄:凫(fú),野鸭;舄(xì),古代的一种鞋。这里形容赵仁甫离去的情景。
  • 夔府:地名,古时指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一带。
  • 阳台云雨:指巫山神女的传说,云雨象征着神女的情爱。

翻译

桃花飘零,柳枝如丝,正是在河桥上送别你的时刻。 我如同江州司马白居易般泪湿衣襟,而你的帆船已过湘水,经过舜妃的祠堂。 看着你的双鞋如同野鸭飞翔般远去,听到猿猴的叫声,离别的悲伤渐渐加深。 即使站在夔府孤城上远眺,也只能望见阳台上的云雨,让人心生疑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赵仁甫前往梁山任职的情景,通过桃花、柳枝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诗中运用了江州司马、湘水舜妃祠等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后两句通过凫飞双舄、猿叫三声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结尾的夔府孤城、阳台云雨,则带有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