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警

· 徐熥
和议当年计已疏,空将岁币致穹庐。 总缘中夏无防禦,遂使穷边得捣虚。 帷幄运筹贤相国,边陲经略老尚书。 吾皇威福齐天地,杕杜歌成乐有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议:和平协议。
  • 岁币:每年进贡的财物。
  • 穹庐:指蒙古包,这里泛指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地。
  • 中夏:指中原地区。
  • 防禦:防御措施。
  • 穷边:边远地区。
  • 捣虚:趁虚而入。
  • 帷幄:帐篷,这里指军事指挥中心。
  • 运筹:策划,谋划。
  • 贤相国:贤明的宰相。
  • 边陲:边境。
  • 经略:经营治理。
  • 老尚书:资深的尚书,古代官职。
  • 吾皇:指皇帝。
  • 威福:威严和恩惠。
  • 齐天地:与天地同在,形容极大。
  • 杕杜: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音乐。
  • 乐有馀:音乐悠扬,余音绕梁。

翻译

当年制定的和平协议已经显得过于草率,我们空自向北方游牧民族进贡财物。 这都是因为中原地区没有足够的防御措施,才使得边远地区有机可乘。 在军事指挥中心,贤明的宰相精心策划,边境上,资深的尚书努力经营治理。 我们皇帝的威严和恩惠如同天地一般广大,杕杜乐器的音乐悠扬,余音绕梁,令人感到无比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明朝时期对外政策的失误和对边防的忽视,导致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诗中通过对“和议”、“岁币”等词语的运用,揭示了当时政治的短视和软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贤明宰相和资深尚书的期待,以及对皇帝威严和恩惠的赞美。最后,通过“杕杜歌成乐有馀”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国家未来安宁和繁荣的美好愿景。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