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接笋峰

· 徐熥
丹梯悬削壁,铁索缆萦纡。 鱼贯嵓当面,猿攀石碍趺。 气同看月喘,声各入云呼。 蜿蚺过龙脊,茅房见一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梯:红色的梯子,这里指山上的石阶。
  • 铁索:铁链,用于攀爬或固定。
  • 萦纡:曲折回旋的样子。
  • 鱼贯:像鱼群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排列。
  • :同“岩”,山崖。
  • 猿攀:像猿猴一样攀爬。
  • :脚背,这里指脚。
  • 蜿蚺:形容山势蜿蜒曲折。
  • 龙脊:形容山脊像龙的背脊一样。
  • 一区:一块地方,这里指一个小屋或茅房。

翻译

红色的石阶悬挂在陡峭的岩壁上,铁链缠绕着曲折的山路。 人们像鱼群一样依次排列在山崖前,像猿猴一样攀爬着,石头阻碍了脚步。 呼吸急促如同看月时喘息,声音各自高呼入云。 山势蜿蜒曲折,像龙脊一样,那里有一间茅草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时的艰险景象和人们的感受。通过“丹梯”、“铁索”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山路的险峻和攀登的困难。诗中“鱼贯”、“猿攀”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的攀登方式,而“气同看月喘,声各入云呼”则传达了攀登时的紧张气氛和人们的呼喊声。最后,通过“蜿蚺过龙脊,茅房见一区”的描写,展现了山势的壮丽和山中简朴的生活场景。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