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印卿秀才还濉阳

· 徐熥
相违虽不远,相送亦应难。 宝剑脱为赠,瑶琴何处弹。 行装三伏雨,孤棹百重滩。 想到家林日,犹怀荔子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濉阳:地名,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
  • 徐熥:明代诗人,生平不详。
  • 相违:分别。
  • 宝剑:古代兵器,此处象征友情或赠别之物。
  • 瑶琴:古代一种精美的琴,象征高雅的文化生活。
  • 孤棹:孤舟,棹(zhào)指船桨。
  • 荔子丹:荔枝,丹指其颜色鲜红。

翻译

虽然我们分别的地方并不遥远,但要送你离开也颇感为难。 我赠你一把宝剑作为纪念,而瑶琴又将在何处弹奏呢? 你的行囊在三伏天的雨中显得沉重,孤舟将要穿越百重滩涂。 当你想到家乡的林木时,也许还会怀念这里的荔枝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不舍。诗中,“宝剑”和“瑶琴”作为赠别之物,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生活的祝愿。通过“三伏雨”和“百重滩”的描绘,诗人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同时也折射出友人离乡背井的孤独与不易。结尾的“荔子丹”则巧妙地以荔枝的鲜红色彩,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情感的丰富。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