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闻长乐钟声

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 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 已启蓬莱殿,初朝鸳鹭群。 虚心方应物,大扣欲干云。 近杂鸡人唱,新传凫氏文。 能令翰苑客,流听思氛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苑:汉代的皇家园林。
  • 秦郊:秦地的郊外。
  • 霜凌:霜冻。
  • 蓬莱殿:神话中的仙境宫殿,此处指皇宫。
  • 鸳鹭群:比喻朝中的官员们。
  • 虚心:心胸开阔,不固执己见。
  • 大扣:大声敲击。
  • 鸡人:古代宫中报晓的官员。
  • 凫氏文:指古代的一种文风,凫氏是古代的一个文学流派。
  • 翰苑:翰林院,指文学或学术的殿堂。
  • 氛氲:气氛,氛围。

翻译

清晨,汉代的皇家园林中,钟声早早响起,秦地的郊外,曙光初现,分隔了黑夜与白昼。 霜冻覆盖了千家万户,寒风将钟声吹散,让整个城市都能听见。 钟声开启了皇宫的蓬莱殿,初次迎接朝中的官员们。 心胸开阔,准备接纳万物,大声敲击,仿佛要触动云霄。 近处传来宫中报晓官员的歌声,新近流传的是凫氏的文风。 这样的钟声能让翰林院的文人,感受到一种流转的思绪和氛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汉苑中钟声的悠扬,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深远影响。诗中,“汉苑钟声早”一句,即以汉苑为背景,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氛围。通过“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象,增强了钟声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后文通过对钟声开启皇宫、迎接官员、影响文人思绪的叙述,展现了钟声的宏大和深远意义,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文学艺术的赞美。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