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铜壶: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清晨。
- 晓漏:清晨的漏声,古代用以计时。
- 羽翣(shà):古代仪仗中的羽饰扇,这里指仪仗。
- 涂车:古代送葬用的明器,象征性的车。
- 方外:世外,指神仙的居所。
- 鸿宝:指珍贵的书籍或道书。
- 善书:好书,这里指文敬太子的遗作。
- 清笳:凄清的笳声,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 画绶:彩色的绶带,古代官员的标识。
- 朱邸(dǐ):红色的府邸,指高官显贵的住所。
- 长裾:长衣的前后部分,这里指官员的服饰。
- 缑山:山名,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碧虚:青天,天空。
翻译
清晨,铜壶中的漏声初响,仪仗中的羽扇围绕着送葬的涂车。 在神仙的居所留下了珍贵的书籍,人间也得到了他的好作品。 凄清的笳声悲鸣,彩色的绶带飘扬,红色的府邸中官员们的长衣散落。 这一切仿佛是缑山仙驾,飘飘然向着碧空飞去。
赏析
这首挽歌词以清晨的铜壶漏声和羽翣涂车开篇,营造了一种庄重而悲凉的氛围。诗中通过“方外留鸿宝,人间得善书”表达了文敬太子在世时的学识与才华,以及他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后两句以清笳、画绶、朱邸长裾的描绘,进一步以视觉和听觉的意象强化了哀悼之情。结尾以缑山驾向碧虚的想象,寄托了对文敬太子灵魂升天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
权德舆的其他作品
- 《 郴州换印缄遣之际率成三韵因寄李二兄员外使君 》 —— [ 唐 ] 权德舆
- 《 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 》 —— [ 唐 ] 权德舆
- 《 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 》 —— [ 唐 ] 权德舆
- 《 七夕 》 —— [ 唐 ] 权德舆
- 《 寄临海郡崔稚璋 》 —— [ 唐 ] 权德舆
- 《 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戏书所怀因寄两浙亲故杂言 》 —— [ 唐 ] 权德舆
- 《 冬至宿斋时郡君南内朝谒因寄 》 —— [ 唐 ] 权德舆
- 《 戏赠表兄崔秀才 》 —— [ 唐 ] 权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