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彭城

· 韩愈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 吁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 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 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巘。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 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 乘闲辄骑马,茫茫诣空陂。 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吁谟:大计,宏谋。闾井:市井,里巷。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刳肝:剖挖肝脏。龙夔:虞舜时的两个大臣,龙指夔,夔指龙。葳蕤:华丽,艳丽。:山峰。}

翻译

{天下的战事又起,太平究竟到什么时候啊。那谋划大计的是谁呢,莫不是有失妥当啊。前年关中发生旱灾,里巷中有很多饿死的人。去年东郡发大水,百姓都成为漂流的尸体。上天不会无故应验,祸和福各自相随。我想要进献简短的策略,却没有办法到达宫殿的台阶前。剖挖肝脏来当纸,滴下鲜血来书写言辞。向上说要陈述唐尧、虞舜的事迹,向下说要援引夔和龙。言辞中多有感慨激动,文字较少华丽。一读就已经自己觉得奇怪,再仔细考虑更是自己怀疑。吃芹菜虽说美好,进献给皇帝固然是愚痴。封缄在骨髓里,耿耿于怀只是白白自我惊奇。昨天到了京城,多次陪着高官乘车奔驰。周围行走的有很多杰出不凡的人,议论没有瑕疵。受到的对待很是特殊礼仪,却没能去除外表的皮毛。到了嘴边不敢说出,慢慢等待那合适的时候。归来在兵马之间,惊惶环顾如同被束缚的雌鸟。连续多天有时不说话,整天被人欺骗。趁着空闲就骑马,茫茫然到空旷的山坡。遇到酒就大醉,你知道我是谁。}

赏析

{这首诗反映出对当时社会动荡、百姓受苦以及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诗中通过列举前年关中旱、去年东郡水的灾难,表现出人民的苦难。作者想向朝廷进言献策却不得其门而入的无奈和悲愤,他努力写就言辞,却又自我怀疑是否有用。在京城的经历也让他感到不被真正理解和接纳。诗中运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描写,如“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困苦彷徨的状态。整体感情沉郁顿挫,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