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

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 北风吹荷衣,箫飒景气凉。 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 孤云净远峰,绿水溢芳塘。 鱼鸟乐天性,杂英互芬芳。 我心独何为,万虑萦中肠。 履道身未泰,主家谋不臧。 心为世教牵,迹寄翰墨场。 出处两未定,羁羸空自伤。 沈忧不可裁,伫立河之梁。 晚归茅檐下,左右陈壶觞。 独酌复长谣,放心游八荒。 得丧同一域,是非亦何常。 胡为苦此生,矻矻徒自强。 乃知杯中物,可使忧患忘。 因兹谢时辈,栖息无何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策:拄着拐杖。
  • 蓬荜:指简陋的房屋。
  • 浩歌:大声歌唱。
  • 秋兴:秋天的兴致。
  • 荷衣:荷叶。
  • 箫飒:形容风声。
  • 通逵:大道。
  • 山郭:山城。
  • 里巷:街巷。
  • 湖光:湖面的光影。
  • 孤云:单独的云。
  • 远峰:远处的山峰。
  • :充满。
  • 芳塘:芬芳的池塘。
  • 天性:自然本性。
  • 杂英:各种花。
  • 万虑:无数的忧虑。
  • 履道:行走的道路。
  • 身未泰:生活未安定。
  • 主家谋:家庭计划。
  • 不臧:不善,不成功。
  • 世教:世俗的教育或规范。
  • 迹寄:足迹留存。
  • 翰墨场:文学创作的场所。
  • 出处:进退,指人生选择。
  • 羁羸:束缚和疲惫。
  • 沈忧:深沉的忧愁。
  • :消除。
  • 伫立:站立。
  • 河之梁:河上的桥梁。
  • 壶觞:酒器。
  • 长谣:长歌。
  • 八荒:四面八方。
  • 得丧:得失。
  • 同一域:同在一个领域。
  • 是非:对错。
  • 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
  • 忧患:忧愁和困难。
  • 时辈:同时代的人。
  • 栖息:居住。
  • 无何乡:不知名的地方。

翻译

拄着拐杖离开简陋的家,大声歌唱,秋天的兴致正浓。北风吹动荷叶,风声萧瑟,景色凉爽。大道直通山城,街巷与湖光相连。孤云飘过远处的山峰,绿水充满芬芳的池塘。鱼和鸟享受着自然的本性,各种花朵相互散发芬芳。我的心为何如此,无数的忧虑缠绕心头。行走的道路尚未安定,家庭的计划也不成功。心被世俗的规范牵扯,足迹留在文学创作的场所。进退未定,束缚和疲惫使我自伤。深沉的忧愁无法消除,我站在河上的桥梁上。傍晚回到茅屋下,左右摆着酒器。独自饮酒并长歌,心放游于四面八方。得失同在一个领域,对错又何常。为何要苦苦此生,勤奋不懈却徒劳。因此知道杯中的酒,可以让人忘记忧愁和困难。因此我向同时代的人告别,居住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出行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杖策出蓬荜”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而“浩歌秋兴长”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然而,随着诗篇的展开,诗人逐渐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如“我心独何为,万虑萦中肠”所表达的深沉忧愁。最后,诗人通过对酒的赞美,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自由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