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咸京:原指秦都咸阳,这里借指唐都长安。
- 禅伏:以禅定制服。
- 诗魔:犹如入魔一般的对诗歌的强烈爱好。
- 两梁:古代官员的帽子上有两道横脊,称为两梁。
- 朝簪(zān):朝廷官员的发簪,指代官职。
翻译
旅舍中面对残春,夜宿之后雨过天晴,恍然之间内心回忆起了长安。树枝头上蜜蜂抱着花须花朵落下,池塘水面鱼儿吹动柳絮漂浮而行。用禅定制服了对诗如同着魔般的喜好回归到纯净之境,用酒冲散愁苦之阵如同派出奇兵。两梁的帽子免得被尘埃污染,擦拭着朝簪等待眼目明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旅舍残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怀念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之想。诗中“旅舍残春宿雨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惆怅的氛围。“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富有生活意趣。“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反思,以及借酒消愁的情态。最后两句看似是希望保持官职的洁净,实则蕴含着他对仕途的复杂情感和对清明之境的向往。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