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车参军江陵

槐花落尽柳阴清,萧索凉天楚客情。 海上旧山无的信,东门归路不堪行。 身随幻境劳多事,迹学禅心厌有名。 公子道存知不弃,欲依刘表住南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槐花:豆科植物槐树的花朵,夏季开放,花色淡黄。
  • 萧索:形容景象凄凉、冷落。
  • 楚客:指楚地的旅人或游子。
  • 海上:这里可能指远方或边疆。
  • 旧山:指故乡的山川。
  • 无的信:没有确切的消息。
  • 东门:古代城池的东门,常用来比喻离开或归途。
  • 幻境:虚幻的境界,比喻世事的虚幻无常。
  • 禅心:修禅的心境,指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超脱。
  • 公子:对贵族子弟的尊称。
  • 道存:指道德或学问的存在。
  • 不弃:不放弃,不离弃。
  • :依靠,依赖。
  • 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以仁政著称。
  • 南荆:指荆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位于今湖北省一带。

翻译

槐花已经落尽,柳树的阴影显得格外清凉,这凄凉的秋天让楚地的旅人感到格外孤寂。远在海上的故乡山川,已经很久没有确切的消息传来。东门的归路,实在是难以行走。身处这虚幻的世界,事务繁多让人疲惫;学习禅心,却又厌倦了名声的束缚。公子,你的道德和学问我是知道的,你不会放弃我,我想要依靠你,像刘表那样在南荆安定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凄凉景象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槐花落尽柳阴清”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后文提到“海上旧山无的信”,表达了对故乡消息的渴望与无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某位公子的信任与依赖,希望能够得到庇护,安定下来。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