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曲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
垂杨摇丝莺乱啼,袅袅烟光不堪剪。
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
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
侬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迹。
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楼:这里指华丽的高楼。
- 锦帐:华美的帷帐。
- 袅袅(niǎo):形容烟雾缭绕上升的样子。
- 博山:一种香炉的名称。
- 龙脑香:一种香料。
- 青鸾(luán):传说中的神鸟。
- 侬家:我家。
翻译
华丽的高楼昨夜东风回转,华美的帷帐凝聚着寒意感觉春天还浅。垂杨摇曳着柳丝黄莺杂乱地啼叫,袅袅的烟雾光芒难以剪断。博山炉中焚烧着龙脑香,铜壶滴漏显示着愁苦时间那么漫长。如玉的脸颊带着啼哭的红晕就像梦刚刚醒来,羞于看见青鸾镜中自己的影子。我家的那位少年喜爱游历闲逸,行走万里车辙马蹄离去后毫无踪迹。青春的容颜还没有衰老消息却稀少,极度伤心在天涯那草空空青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早春时节的心境和感受。诗的开头通过东风、春浅、垂杨、莺啼等元素,营造出早春略带寒意但又生机萌动的氛围。女子面对这样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有孤独、愁苦、思念。博山炉和铜壶滴漏进一步烘托出她的愁绪绵绵。她梦后初醒,对着镜子自怜,体现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而她家的少年远游不归,让她挂念又伤心,容颜未老却已开始承受相思之苦与对未来的担忧。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复杂心情。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