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十韵
亚相冠貂蝉,分忧统十联。
火星当永日,云汉倬炎天。
斋祷期灵贶,精诚契昔贤。
中宵出驺驭,清夜旅牲牷。
触日看初起,随车应物先。
雷音生绝巘,雨足晦平阡。
潇洒四冥合,空濛万顷连。
歌谣諠泽国,稼穑遍原田。
故事三台盛,新文六义全。
作霖应自此,天下待丰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亚相:次于丞相的职位。
- 冠貂蝉:指官员的服饰,貂蝉为古代官员帽上的装饰。
- 分忧:分担国家的忧虑。
- 十联:指十个行政区域。
- 火星:指荧惑星,古代认为其与旱灾有关。
- 永日:长日,指夏季。
- 云汉:银河。
- 倬:显著,明显。
- 炎天:炎热的夏天。
- 斋祷:进行斋戒祈祷。
- 灵贶(kuàng):神灵的恩赐。
- 精诚:真诚的心意。
- 昔贤:古代的贤人。
- 中宵:半夜。
- 驺驭(zōu yù):驾驭马车的人。
- 清夜:深夜。
- 牲牷(quán):祭祀用的牲畜。
- 触日:指太阳初升。
- 随车:随从的车辆。
- 应物:顺应自然。
- 雷音:雷声。
-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 雨足:雨量充足。
- 晦:昏暗。
- 平阡:平坦的道路。
- 潇洒:自然超脱。
- 四冥:四方幽远之地。
- 空濛:朦胧不清的样子。
-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 歌谣:民间流传的歌曲。
- 諠泽国:在泽国(多水的地方)中喧闹。
- 稼穑: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
- 原田:平原上的田地。
- 故事:旧时的典故。
- 三台:古代官名,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 新文:新的文学作品。
- 六义:指《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六种表现手法。
- 作霖:指降雨,比喻及时的帮助或恩惠。
- 丰年:丰收的年份。
翻译
亚相佩戴着貂蝉冠,分担国家的忧虑,统领十个行政区域。在长夏之日,荧惑星高悬,银河在炎热的天气中显得格外明显。进行斋戒祈祷,期望得到神灵的恩赐,真诚的心意与古代贤人相契合。半夜时分,驾驭马车的人出发,深夜里进行祭祀。太阳初升时,随从的车辆顺应自然,雷声在极高的山峰中回响,雨量充足使得平坦的道路变得昏暗。自然超脱的氛围在四方幽远之地汇聚,朦胧不清的景象覆盖了广大的面积。民间的歌曲在多水的地方中喧闹,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遍布平原上的田地。旧时的典故中,三台官员的事迹盛极一时,新的文学作品完整地体现了诗经的六种表现手法。降雨的恩惠应该从此开始,天下都在期待丰收的年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亚相在炎夏时节祈雨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祈雨的庄重与期待。诗中“火星当永日,云汉倬炎天”一句,巧妙地以天文现象暗示了旱情的严重,而“斋祷期灵贶,精诚契昔贤”则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雷音生绝巘,雨足晦平阡”,预示了雨水的到来,为全诗带来了希望和喜悦的氛围。结尾处“作霖应自此,天下待丰年”更是将个人的祈愿与天下的期盼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
权德舆的其他作品
- 《 郴州换印缄遣之际率成三韵因寄李二兄员外使君 》 —— [ 唐 ] 权德舆
- 《 送张仆射朝见毕归镇 》 —— [ 唐 ] 权德舆
- 《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 》 —— [ 唐 ] 权德舆
- 《 新安江路 》 —— [ 唐 ] 权德舆
- 《 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老与德舆同日迁官相代之作 》 —— [ 唐 ] 权德舆
- 《 河南崔尹即安喜从兄宜于室家四十馀岁一昨寓书病传永写告身既枉善祝因成绝句 》 —— [ 唐 ] 权德舆
- 《 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 》 —— [ 唐 ] 权德舆
- 《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二首 》 —— [ 唐 ] 权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