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仆射朝见毕归镇
青光照目青门曙,玉勒雕戈拥驺驭。
东方连帅南阳公,文武吉甫如古风。
独奉新恩来谒帝,感深更见新诗丽。
共看三接欲为霖,却念百城同望岁。
双旌去去恋储胥,归路莺花伴隼旟。
今日汉庭求上略,留侯自有一编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光:清晨的阳光。
- 青门:长安城东门之一,这里泛指京城城门。
- 曙:天刚亮。
- 玉勒:镶玉的马笼头。
- 雕戈:雕刻精美的戈,古代兵器。
- 驺驭:驾驭车马的侍从。
- 连帅:古代十国诸侯之长,这里指地方高级长官。
- 南阳公:指张仆射,南阳是他的封地或籍贯。
- 文武吉甫:指文武双全的贤臣,吉甫是周宣王时的贤臣尹吉甫。
- 谒帝:朝见皇帝。
- 三接:三次接见,表示受到皇帝的重视。
- 为霖:比喻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 百城:指众多城池,泛指各地。
- 望岁:盼望丰收。
- 双旌:双重的旌旗,表示尊贵。
- 储胥:官署名,这里指张仆射的官邸。
- 隼旟:绘有隼鸟图案的旗帜,古代用作军旗或使节之旗。
- 上略:高明的策略。
- 留侯:汉代张良的封号,这里借指张仆射。
- 一编书:指张良的《太公兵法》。
翻译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京城的东门,张仆射骑着镶玉的马,手持精美的戈,带着侍从。他是东方的地方高级长官,南阳公,文武双全如同古代的贤臣。他独自带着新的恩宠来朝见皇帝,感激之情更显得他的新诗华丽。我们都看到他受到皇帝三次接见,希望他能像及时雨一样有益于人民,同时他也惦念着各地百姓盼望丰收。他离开时,双重的旌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官邸,归途中只有莺花陪伴着绘有隼鸟图案的旗帜。如今在汉庭中寻求高明的策略,我们知道张仆射自己就有一部《太公兵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仆射朝见皇帝后归镇的场景,通过对其装备、身份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尊贵和文武双全。诗中“独奉新恩来谒帝”一句,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也显示了张仆射的特殊地位。后文通过“三接”、“为霖”等词语,寓意张仆射的政绩和人民的期望。结尾提到“留侯自有一编书”,暗示张仆射不仅武功显赫,而且智谋深邃,是一位全面发展的政治军事领袖。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张仆射的赞美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