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台:指烛台。
- 火冷:指烛火将熄,光线微弱。
- 坠灯花:灯花落下,形容夜已深。
- 粉堞:粉刷过的城墙。
- 霜寒:寒霜,形容夜晚的寒冷。
- 咽鼓笳:咽,指声音低沉;鼓笳,古代军中乐器,这里指军乐声。
- 窗月:透过窗户的月光。
- 人影瘦:形容人影显得瘦弱。
- 边风:边疆的风。
- 吹散雁行斜:形容大雁因风而改变飞行队形。
- 孤怀:孤独的心情。
- 老近:年老临近。
- 生憎:憎恨,讨厌。
- 两鬓华:两鬓白发,指年老。
- 坐久无聊:坐得久了感到无聊。
- 才就枕:才去睡觉。
- 却惊梦里得还家:却在梦中惊觉自己回到了家中。
翻译
烛台上的火光渐渐微弱,灯花落下,城墙上的霜气使得鼓笳声变得低沉。透过窗户的月光照进来,人影显得瘦弱,边疆的风吹散了大雁的队形。情感丰富反而觉得孤独更加深切,年老临近,憎恨两鬓的白发。坐得久了感到无聊,才去睡觉,却在梦中惊觉自己回到了家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孤独的场景,通过烛火、霜气、月光等自然元素,以及人影、雁行等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窗月照来人影瘦”一句,既描绘了月光下人影的瘦弱,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憔悴。末句“却惊梦里得还家”则透露出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以及现实中无法归家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