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瞿塘

· 孙蕡
我本江湖远游子,扁舟远过瞿塘水。 瞿塘八月秋风生,天上猿声落篷底。 鬼门关黑路险幽,我行短发寒飕飕。 洪涛摇山角井裂,怪石触雪鼋鼍愁。 冥搜欲极造化窟,飒爽始可清毛骨。 朝冲神女弄珠宫,夜瞰鲛人织绡室。 人生哀乐本无端,历此百折生凄酸。 桡翻健翅疾于鸟,那敢此地长盘桓。 离家江月今三皎,归棹乘流须及早。 布帆明日挂回飙,晴滩水落漩涡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瞿塘:即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
  • 篷底:指船篷之下,即船舱内。
  • 鬼门关:此处比喻极其险恶的地方。
  • 飕飕:形容风声或冷风穿过的声音。
  • 鼋鼍:古代传说中的大龟和鳄鱼,这里用来形容怪石的巨大和可怕。
  • 冥搜:深入搜寻,探求。
  • 造化窟:指自然界的奥秘所在。
  • 飒爽:形容风声清脆,也形容人的英姿飒爽。
  • 神女:指巫山神女,传说中的仙女。
  • 弄珠宫:传说中神女的宫殿。
  • 鲛人:传说中的人鱼,能织绡。
  • 织绡室:指鲛人织绡的地方。
  • 桡翻:指船桨翻动。
  • 健翅:比喻船桨像鸟的翅膀一样有力。
  • :明亮,这里指月亮的明亮。
  • 归棹:归途中的船。
  • 回飙:回旋的风。
  • 漩涡:水流旋转形成的涡旋。

翻译

我本是远游江湖的人,乘着小船远行经过瞿塘峡的水域。瞿塘峡在八月秋风中,天上的猿声从船篷底下传来。鬼门关般黑暗险恶的道路,我行走时头发被寒风吹得飕飕作响。洪涛摇动山峰,怪石触碰到雪,让人感到恐惧。我深入探寻自然的奥秘,清脆的风声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早晨我冲向神女的弄珠宫,夜晚我俯瞰鲛人织绡的房间。人生的哀乐本来就没有端绪,经历了这些曲折我感到凄凉和酸楚。船桨翻动,速度快如鸟飞,我哪敢在此地长久停留。离家已有三个月亮的光辉,我必须乘早归去。明天我将挂起布帆乘着回旋的风,晴朗的滩头水落,漩涡也变小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瞿塘峡的惊险旅程,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探求和对人生哀乐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鬼门关”、“洪涛摇山”、“怪石触雪”等,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旅途艰险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