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衣曲

幽荷冉冉新篁密,皱縠含风波浸日。 靓妆融冶粉红香,浅碧银塘映花立。 双双玉腕漾清漪,雾縠摇波光陆离。 不因惊起鸳鸯伴,花外玉郎那得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荷:深邃而幽静的荷花。
  • 冉冉:形容植物柔嫩、细软并有生机的样子。
  • 新篁:新生的竹子。
  • 皱縠:形容水面波纹,如同皱起的轻纱。
  • 含风:含着风的样子,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 波浸日:波光映照着日光。
  • 靓妆:美丽的妆饰。
  • 融冶:融合而美丽。
  • 粉红香:粉红色的花朵,散发着香气。
  • 浅碧银塘:浅蓝色的池塘,银塘指水面如银一般闪亮。
  • 玉腕:形容女子的手腕白皙如玉。
  • 清漪:清澈的水波。
  • 雾縠:薄雾般的轻纱,此处形容水面的波纹。
  • 摇波:波纹摇曳。
  • 光陆离:光彩斑斓,变化多端。
  • 鸳鸯伴:鸳鸯,一种常成对生活的水鸟,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或情侣。
  • 玉郎:美男子,此处指旁观的男子。

翻译

幽静的荷花与新生的竹子交织,水面波纹如皱起的轻纱,风中波光粼粼,映照着日光。美丽的女子妆容精致,粉红色的花朵散发着香气,在浅蓝色的池塘边,她静静地站立。双双玉腕在清澈的水波中摇曳,波纹如薄雾般摇曳,光彩斑斓。如果不是因为惊起了鸳鸯,花丛外的男子又怎能得知这美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池塘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幽静的荷花、新生的竹子以及波光粼粼的水面。诗中女子美丽的形象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结尾处巧妙地通过惊起鸳鸯的情节,引入了旁观者的视角,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生动感。

陈荐夫

明福建闽县人,名藻,以字行,更字幼孺。陈价(介)夫弟。万历举人,能为六朝文,诗尤工丽,与兄齐名。有《水明楼集》。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