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行
古原县郭如荒村,家家草屋荆条门。
自罹丧乱新复业,千家今有一家存。
稚子采薪割蒿草,妇女携筐拾梨枣。
丁男应役不在家,长驾牛车走东道。
黄河水涸无鱼虾,居人七月方食瓜。
人烟星散不成集,棠梨苦叶烹为茶。
凌州九月官税促,黍子在田犹未熟。
春霜夏旱蚕事空,不卖新丝卖黄犊。
银河七夕如水流,明年麦好君莫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罹(lí):遭受。
- 稚子:小孩子。
- 蒿草:一种野草。
- 筐:篮子。
- 丁男:成年男子。
- 应役:服兵役或劳役。
- 长驾:长时间驾驶。
- 牛车:用牛拉的车。
- 东道:东方,这里指东方的道路。
- 涸(hé):干涸,没有水。
- 居人:居民。
- 棠梨:一种植物,果实可食。
- 苦叶:苦涩的叶子。
- 凌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官税:政府征收的税。
- 黍子:一种粮食作物。
- 蚕事:养蚕的事情。
- 新丝:新产的丝。
- 黄犊:小黄牛。
- 银河:天上的银河。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如水流:形容时间流逝得快。
翻译
平原上的县城就像荒废的村庄,每家的草屋都用荆条做门。自从遭受战乱后,刚刚恢复了一些生活,但千家之中只有一家还存在。小孩子去采柴割野草,妇女们带着篮子捡拾梨和枣。成年男子因为服役不在家,长时间驾驶牛车走在东方的道路上。黄河水干了,没有鱼虾,居民到了七月才开始吃瓜。人们分散得像星星一样,无法形成集市,只能用棠梨的苦叶来煮茶。到了九月,凌州的官税催得很紧,但田里的黍子还没熟。春天和夏天都干旱,养蚕的事情也做不成,只好卖掉新产的丝或小黄牛来应付。银河在七夕那天像水一样流淌,明年的麦子会长得好,你不必担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平原地区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人民的艰辛生活。通过对比战前战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生活细节,如稚子采薪、妇女拾果、黄河无鱼等,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结尾的“银河七夕如水流,明年麦好君莫愁”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