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关大举隐士

· 孙蕡
秋阳化为霖,流潦涨平陆。 阴霾晦万象,岁暮时运速。 居者窘营为,行者困驰逐。 晨兴起慨叹,旅怀伤局促。 飙风振丛薄,泥涂没车轴。 庭树无全柯,原草变馀绿。 静念穷居士,杳然苍山麓。 短褐才掩胫,糗糒常不足。 从事屡失会,养高动违俗。 空椟隋侯珠,谁明卞氏玉。 贫贱少知己,隐沦愧亲族。 励节希世贤,君子善自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阳:秋天的阳光。
  • :连绵不断的雨。
  • 流潦:路上的流水。
  • 平陆:平原。
  • 阴霾:天气阴沉,有雾霾。
  • 万象: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 岁暮:年末。
  • 时运速:时间流逝得快。
  • 窘营为:生活困顿,难以维持。
  • 困驰逐:奔波劳碌,难以休息。
  • 慨叹:感叹。
  • 旅怀:旅途中的心情。
  • 局促:狭窄,不宽敞。
  • 飙风:狂风。
  • 丛薄:丛生的草木。
  • 泥涂:泥泞的路面。
  • 车轴:车轮的中心部分。
  • 全柯:完整的树枝。
  • 馀绿:剩余的绿色。
  • 穷居士:贫穷的隐士。
  • 杳然:深远,不可见。
  • 苍山麓:青山的脚下。
  • 短褐:短小的粗布衣。
  • 才掩胫:只能遮住小腿。
  • 糗糒:干粮。
  • 失会:错过机会。
  • 养高:保持高尚的品格。
  • 违俗:与世俗不合。
  • 空椟:空箱子。
  • 隋侯珠:比喻珍贵的东西。
  • 卞氏玉:比喻珍贵的人才。
  • 隐沦:隐居。
  • 亲族:亲戚。
  • 励节:激励节操。
  • 世贤:世间的贤人。
  • 自勖:自我勉励。

翻译

秋天的阳光变成了连绵不断的雨,路上的流水涨满了平原。天气阴沉,雾霾笼罩,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得模糊不清,年末时光流逝得特别快。居住的人生活困顿,难以维持,出行的人奔波劳碌,难以休息。早晨起来,我感叹不已,旅途中的心情感到狭窄和不安。狂风吹动着丛生的草木,泥泞的路面淹没了车轮的中心。庭院里的树枝已经没有完整的,原野上的草也只剩下了剩余的绿色。我静静地思考着那些贫穷的隐士,他们深藏在青山的脚下。他们穿着短小的粗布衣,只能遮住小腿,干粮常常不足。他们多次错过机会,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却与世俗不合。他们的珍贵如同空箱子里的隋侯珠,谁又能明白他们的价值如同卞氏玉呢?贫穷和隐居使得他们缺少知己,隐居的生活也让他们感到愧对亲戚。他们激励自己的节操,希望成为世间的贤人,君子们应该自我勉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阴雨天气和岁末的时光流逝,通过对比隐士的清贫生活与世俗的繁华,表达了诗人对隐士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世俗的批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隐喻,如“秋阳化为霖”、“阴霾晦万象”等,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恶劣和隐士的困境。同时,通过“空椟隋侯珠”、“谁明卞氏玉”等比喻,深刻地表达了隐士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