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皇甫隐士文远

· 孙蕡
群英济济登庙堂,无复幽人卧空谷。胡为冠带隐廛市,有似山海遗珠玉。 先生风度与人殊,面如赪玉仍秃须。侯门不挂一步脚,厌杀人间呫嗫儒。 蒋陵白下清溪曲,垂柳疏疏数椽屋。芸窗磊落一万卷,客去自倚风轩读。 秦淮买竹起高楼,兴来酌酒楼上头。科头举白乱浮客,胡琴羌笛声啾啾。 朋宾自饮还自散,先生醉眠忘早晏。蒲葵巨扇醉不醒,人定钟阑始知饭。 沉酣本以陶性灵,有时兀坐还惺惺。屯蒙火足金母啸,卦气白白升黄庭。 看君出处有妙策,为人不迁亦不激。随时无怪互隐显,意欲不遣人人识。 我作初交沈逸民,卜居遂与先生邻。雪中长趿东郭履,花下时挂渊明巾。 生平落落人少喜,先生一见便知己。非因性情酷相似,安得倾倒能如此。 居安食饱即为家,山林未必强京华。君不见西湖处士骨已朽,至今惟有寒梅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赪玉(chēng yù):红色的玉,比喻脸色红润。
  • 秃须:没有胡须,形容面容清瘦。
  • 廛市(chán shì):市集,这里指繁华的都市。
  • 呫嗫(chè niè):低声细语,形容儒生说话谨慎小心。
  • 芸窗:书房的窗户,借指书房。
  • 科头:不戴帽子,形容随意不拘束。
  • 举白:举杯饮酒。
  • 啾啾(jiū jiū):形容声音细小而连续。
  • :晚。
  • 蒲葵:一种植物,其叶可做扇。
  • 屯蒙:《易经》中的两个卦名,这里指阴阳变化。
  • 火足金母:指炼丹术中的火候和金丹。
  • 卦气:指《易经》中的卦象所蕴含的气。
  • 白白升黄庭:指修炼内丹的过程。
  • 妙策:高明的计策或方法。
  • 不迁不激:既不迁就也不激烈,形容态度中庸。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趿(tā):拖着鞋走路。
  • 东郭履:东郭先生的履,指简朴的鞋子。
  • 渊明巾:指东晋诗人陶渊明所戴的头巾,象征隐逸。
  • 落落:形容性格开朗,不拘小节。
  • 倾倒:非常佩服或喜爱。
  • 山林:指隐居的地方。
  • 京华:京城,这里指繁华的都市。
  • 西湖处士:指宋代隐士林逋,他隐居在西湖边,以种梅养鹤自娱。

翻译

众多英才济济一堂,登上了庙堂,不再有隐居在空谷的幽人。为何你这位冠带整齐的隐士,却像山海中遗失的珠玉一样,隐居在这繁华的都市之中?

先生的风度与众不同,面色如红玉般红润,却没有胡须。你一步也不踏入权贵之门,厌倦了人间那些低声细语、小心翼翼的儒生。

在蒋陵白下的清溪旁,有几间屋子,垂柳稀疏。书房里堆满了万卷书籍,客人离去后,你独自倚着风轩读书。

在秦淮河边买竹子建起高楼,兴致来时在楼上饮酒。不戴帽子,举杯邀请客人共饮,胡琴和羌笛的声音啾啾作响。

朋友们自饮自散,先生醉后忘记了早晚。用蒲葵扇扇风,醉得不省人事,直到夜深人静,钟声响起才知道是吃饭的时候。

沉醉本是为了陶冶性情,有时你独自坐着,头脑清醒。阴阳变化,火候充足,金丹呼啸,卦气从白转黄,升入黄庭。

看你的出世入世都有高明的策略,为人既不迁就也不激烈。随遇而安,不怪异也不显眼,你的意图是不让人识破。

我初次交往的是沈逸民,选择居住地时与先生成了邻居。雪中常穿着简朴的东郭履,花下时常挂着渊明的头巾。

我生平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很少有人喜欢,但先生一见如故,成了知己。如果不是性情极其相似,怎能如此倾心相交。

安居乐业就是家,山林未必比京城强。你看,西湖的隐士林逋已经逝去,至今只有寒梅还在。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皇甫隐士文远的高洁品格和独特风度。诗中通过对比群英与隐士的不同生活状态,突出了隐士的超然与独立。隐士虽身处繁华都市,却保持着清高的品格,不为权贵所动,醉心于学问与艺术。诗人的语言风格清新脱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结尾处通过对西湖处士的提及,进一步强调了隐士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