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春水

· 孙蕡
朦胧晓色晚春天,鸠妇声传雨满前。 □口水添惊鹤梦,湖心风动涌蛟涎。 桃花暖趁龙门浪,杨柳青含蜃户烟。 归思茫茫谁是客,隔溪频唤钓鱼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 晓色:清晨的光线。
  • 鸠妇:斑鸠,这里指斑鸠的叫声。
  • □口:此处原文缺失,无法提供注释。
  • 湖心:湖的中心。
  • 蛟涎:传说中蛟龙的口水,比喻湖水波动的样子。
  • 龙门浪:比喻波涛汹涌,如同鲤鱼跳龙门的浪。
  • 蜃户烟:海市蜃楼中的景象,比喻虚幻的景象。
  • 归思:思乡之情。
  • 茫茫:形容思绪或景象模糊不清。
  • 钓鱼船:捕鱼用的小船。

翻译

清晨的春光朦胧,斑鸠的叫声传来,预示着雨水的降临。湖水上涨,惊扰了鹤的梦境,湖中心风起,波涛如同蛟龙的口水涌动。桃花在温暖的龙门浪中盛开,杨柳在蜃户烟般的景象中显得青翠。思乡之情茫茫,谁又是这里的过客呢?隔着溪流,频频呼唤着钓鱼的小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湖边的景色,通过斑鸠的叫声、湖水的波动、桃花的盛开和杨柳的青翠,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朦胧”、“惊鹤梦”、“涌蛟涎”等词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结尾的“归思茫茫”和“隔溪频唤钓鱼船”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抑制的归乡之情。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