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欢

· 孙蕡
田家养牛如养龙,妻孥望岁长防冬。 耕田得暇缚屋茅,编竹著泥防北风。 山田不雨水欲涸,田头水车鸣角角。 归来夜半犹未眠,新妇悬灯照蚕箔。 田家作苦无休时,夏来粜谷春卖丝。 无因昨夜到城郭,羡杀狂游轻薄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妻孥(nú):妻子和儿女。
  • 望岁:盼望好年景。
  • 长防冬:长期准备过冬。
  • 缚屋茅:用茅草捆绑屋顶,以防风雨。
  • 编竹著泥:用竹子编织并涂上泥土,作为墙壁。
  • 水车:古代用来灌溉的机械。
  • 鸣角角:形容水车转动的声音。
  • 蚕箔(bó):养蚕用的竹席。
  • 粜谷(tiào):卖出谷物。
  • 羡杀:非常羡慕。
  • 轻薄儿: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翻译

田家养牛如同养龙一般珍视,妻子和儿女总是盼望丰收,长期准备过冬。 耕田之余,他们还要捆绑屋顶的茅草,用竹子和泥土编织墙壁以防北风。 山田缺水,田地即将干涸,田头的水车发出角角的声音。 归来夜半,他们还未入睡,新妇挂起灯笼照亮养蚕的竹席。 田家的劳作永无休止,夏天卖谷物,春天卖丝。 昨晚无因进城,看到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心中无比羡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农村家庭的艰辛生活。通过“养牛如养龙”、“望岁长防冬”等生动细节,展现了农民对生活的珍视和对丰收的渴望。诗中“缚屋茅”、“编竹著泥”等动作,反映了他们勤劳节俭的生活态度。而“水车鸣角角”、“悬灯照蚕箔”则进一步以具象的场景,传达了农民不分昼夜的辛勤劳作。最后,通过对比城中的“轻薄儿”,表达了农民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