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摇落:凋谢,脱落。
- 郊园:郊外的园林。
- 九月余:九月份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
- 秋山:秋天的山。
- 喜登初:高兴地初次登临。
- 霜林:被霜覆盖的树林。
- 着色:染上颜色。
- 雁字排空:大雁飞行的队形像字一样排列在空中。
- 半草书:像草书一样。
- 面檗:指饮酒。檗(bò)。
- 孔方兄:古代铜钱的外形,这里指金钱。
- 往来疏:交往稀少。
- 塞翁得失:出自《塞翁失马》的故事,比喻事物的得失难以预料。
- 浑无累:完全没有负担。
- 胸次:胸中,心中。
-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 静虚:宁静而空灵。
翻译
郊外的园林在九月份已经凋零,今天我高兴地初次登上了秋天的山。被霜覆盖的树林染上了各种颜色,就像一幅画;大雁飞行的队形像字一样排列在空中,仿佛是半草书的字体。与朋友饮酒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情谊就变得深厚;而与金钱的往来却变得稀少。就像塞翁失马的故事一样,得失难以预料,但我心中完全没有负担,感觉宁静而空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登山的所见所感,通过“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景。诗中“面檗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金钱的淡漠。结尾的“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得失,追求内心宁静的豁达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人生观。
注释
- 郊园:城外的园林或田地。
- 摇落:秋季草木凋零。
- 九月余:大约是秋季的后期。
- 秋山:指齐云山,位于秋季。
- 喜登初:初次登山感到喜悦。
- 霜林:秋天经霜的树林,颜色斑斓。
- 着色:上色,这里指树林因霜变色。
- 皆成画: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 雁字:大雁排列成一字形飞行。
- 半草书:形容雁阵如汉字中的草书笔划。
- 面檗:古代的一种苦药,比喻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 孔方兄:古代铜钱形状像人的面孔,借指钱财。
- 往来疏:交往不多,关系不密切。
- 塞翁:典出《淮南子·人间训》,比喻遭遇挫折的人。
- 浑无累:完全不受影响,没有牵累。
- 胸次:内心。
- 静虚:心境宁静,空灵。
翻译
秋季已过,城外的园林开始凋零,今天我首次登上齐云山,满眼都是经过霜打的树林,色彩斑斓,仿佛一幅精致的画卷。大雁排成队形,像是天空中的草书书法。我的朋友们虽然贫富不均,但友情深厚;而与金钱的往来则显得稀疏。就像那个塞翁,失去与得到都无碍于心,我的内心此刻感到宁静而虚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登齐云山的所见所感,通过霜林、雁阵等自然景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理解。首联点明时令和登山的初次体验,颔联运用比喻生动描绘景色,颈联对比朋友间的感情和金钱的关系,尾联以塞翁故事寓意人生得失,展现出诗人超脱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蕴深远,体现了唐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生哲理。

唐寅
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