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 陈霆
携壶荷锸,算青山是处,可教埋骨。天地大都成逆旅,黄土何分南北。辽鹤秋沉,蜀鹃春断,回首淮山隔。紫薇何在,月明空伴诗魄。 见说狐兔丛边,树存吴剑,匣保兰亭墨。麦饭不辞千里远,来洒他乡寒食。十里湖烟,两峰残照,记取丹青笔。不禁清泪,空岩春雨时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酹江月:一种词牌名,源自宋代,以抒发对月亮的情感为主题。
  • 携壶荷锸:携带酒壶和锄头,意指随时准备饮酒和埋葬。
  • 辽鹤:指辽东的鹤,常用来象征长寿或远方的思念。
  • 蜀鹃:指四川的杜鹃鸟,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或思乡之情。
  • 紫薇:一种植物,也指紫微星,古代认为是帝王的象征。
  • 狐兔丛边:指荒野中的狐狸和兔子,比喻荒凉之地。
  • 吴剑:指吴地的宝剑,象征着武力和英勇。
  • 兰亭墨:指王羲之的《兰亭序》,代表书法艺术的极致。
  • 麦饭:简单的食物,这里指简朴的生活。
  •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三日的习俗,称为寒食节。
  • 两峰残照:指两座山峰在夕阳下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迁。
  • 丹青笔:指绘画的笔,这里比喻艺术创作。

翻译

携带酒壶和锄头,心想无论哪座青山都可以作为埋骨之地。天地之间,大多地方都像是逆旅,黄土之下,又何必区分南北呢?辽东的鹤在秋天沉寂,四川的杜鹃在春天断绝啼鸣,回首望去,淮山已被隔断。紫薇星在哪里,只有月光空伴着诗人的魂魄。

听说在荒野的狐兔旁边,吴地的宝剑尚存,兰亭的墨迹也被保存。不远千里带来简单的麦饭,来洒在他乡的寒食节。十里湖烟,两座山峰在夕阳下的残照,记住了这幅丹青画笔下的景象。不禁流下清泪,空岩中春雨不时滴落。

赏析

这首作品以抒发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为主题,通过描绘青山、黄土、辽鹤、蜀鹃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辽鹤”、“蜀鹃”分别象征远方的思念和春天的到来,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结尾处的“不禁清泪,空岩春雨时滴”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陈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声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复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有《唐馀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