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下第时作以下共四首

· 陈霆
竿袅长虹,钩弯新月,几向禹门垂钓。掣碎鳌头,踏翻桃浪,壮志已乖年少。龙虎飞腾,风雷际运,梦想玉堂书诏。挺乌纱、豪气填胸,长剑欲摩天表。 回首处、数亩苍烟,半窗红日,依旧野花啼鸟。登山临水,弄月吟风,舒啸响惊云杪。雪案经书,萤窗灯火,历览古今俱了。看明年、雷动皇都,驰马杏园春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竿袅(niǎo):竿子轻轻摇动的样子。
  • 长虹:彩虹,这里比喻高远的志向。
  • 钩弯新月:形容钓钩形状像弯月。
  • 禹门:指科举考试的场所,比喻为通往仕途的大门。
  • 掣碎鳌头:比喻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 踏翻桃浪:比喻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
  • 龙虎飞腾:比喻志向高远,气势磅礴。
  • 风雷际运:比喻时运亨通,事业有成。
  • 玉堂书诏:指朝廷的诏书,比喻得到朝廷的重用。
  •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代指官员身份。
  • 摩天表:触及天空,形容志向极高。
  • 雪案经书:指在雪白的书案上研读经书。
  • 萤窗灯火:指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读。
  • 舒啸响惊云杪(miǎo):放声长啸,声音震撼云端。
  • 雷动皇都:比喻声势浩大,震动京城。
  • 驰马杏园春晓:比喻在春天明媚的早晨,骑马奔向美好的前程。

翻译

竿子轻轻摇动,如同长虹般高远,钓钩弯弯,像新月一样,我曾多次在科举的禹门垂钓。我曾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如同踏翻桃浪,但我的壮志在年轻时已经偏离。我的志向如龙虎般飞腾,时运如风雷般亨通,我梦想着得到朝廷的重用。我戴着乌纱帽,豪气填胸,长剑似要触及天空。

回首过去,只有数亩苍烟,半窗红日,依旧有野花和啼鸟。我登山临水,玩月吟风,放声长啸,声音震撼云端。我在雪白的书案上研读经书,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读,历览古今,一切都已明了。期待明年,我的声势将震动京城,我将在春天明媚的早晨,骑马奔向美好的前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的壮志与失落,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竿袅长虹”、“钩弯新月”等,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高远志向和科举考试的艰辛。同时,通过“回首处”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语言豪迈,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陈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声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复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有《唐馀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