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既调柳宪长林君待用以书来云柳州山林子厚为之出色今付公矣作诗答之

· 桑悦
三载星沙作宦游,每逢山鸟话绸缪。 鹧鸪知我行不得,杜宇劝人归去休。 泛月诗成湘水夜,看云兴入大沩秋。 安心此日无言语,肯与宗元竞柳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宦游:指官员因公出差或任职外地。
  • 绸缪:缠绵,形容情感深厚。
  • 鹧鸪:一种鸟,此处用其鸣声象征“行不得”。
  • 杜宇:即杜鹃,其鸣声常被用来象征“不如归去”。
  • 泛月:指在月光下泛舟。
  • 大沩:地名,可能指湖南的大沩山。
  • 宗元: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曾任柳州刺史。

翻译

我在星沙做了三年的官,每当遇到山中的鸟儿,它们似乎都在与我深情交谈。鹧鸪的叫声似乎在告诉我“行不得”,而杜鹃的鸣叫则劝我“归去吧”。在湘水的夜晚,我完成了泛舟赏月的诗篇,秋日里,我看着云卷云舒,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大沩山的秋色。在这个时刻,我心安理得,不再多言,也不愿与柳宗元在柳州争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桑悦在星沙为官三年的感慨与心境。诗中,通过与山鸟的对话,诗人巧妙地运用鹧鸪和杜鹃的鸣声来象征自己的处境和内心的挣扎。泛月诗成和看云兴入大沩秋,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超脱。结尾的“安心此日无言语,肯与宗元竞柳州”则显示了诗人不愿与前贤争锋,只愿安于现状的淡泊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

桑悦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民怿,号思玄居士。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有《桑子庸言》、《思玄集》。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