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两: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里指代风力。
- 招摇:形容风大。
- 百尺杠:指高大的桅杆。
- 官舟:官方的船只。
- 藤江:地名,今广西藤县。
- 犀气:指水中犀牛的气息,形容水深或水势险恶。
- 石角:岸边的石头。
- 潮声:潮水拍打岸边的声音。
- 吴盐:吴地产的盐,这里指代盐腌的食品。
- 腊味:指腌制或熏制的肉类。
- 楚艳:楚地的音乐或歌曲。
- 巴腔:巴蜀地区的音乐或歌曲。
- 扬舲:扬帆。
- 蓬莱客:指仙人或游仙的人。
- 画桨双:指双桨划船,形容船行迅速。
翻译
风力强劲,百尺高的桅杆耸立,官方的船只在十月顺着藤江而下。 水中的犀牛气息寒冷,与剑相通,岸边的石头上,潮水声在夜晚扑打着窗户。 用吴地产的盐腌制的食品漂浮在酒上,楚地的艳丽歌曲传入了巴蜀的腔调。 我扬起帆,也是蓬莱的仙客,应该趁着春风,用双桨划船快速前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乘官舟下藤江的情景,通过“五两招摇”、“百尺杠”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风力之大和船只的雄伟。诗中“犀气寒通剑”、“潮声夜扑窗”等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传达了江水的深邃与潮声的震撼。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与豪情,以“蓬莱客”自喻,表达了乘风破浪、追求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