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昆山契知州调嘉定

· 袁华
鸭绿涨江水,鹅黄上柳丝。 二月娄东道,燕燕初来时。 娄有贤使君,白晰美丰姿。 联芳五枝桂,不数窦家儿。 岂弟民父母,古希今罕有。 使君不我留,涉江采杨柳。 柳丝弱袅袅,江水流瀰瀰。 柳衰江水涸,邦人思未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鸭绿:指江水碧绿如鸭头之色。
  • 鹅黄:形容初春柳枝嫩黄的颜色。
  • 娄东:地名,今江苏太仓一带。
  • 燕燕:燕子。
  • 白晰:皮肤白净。
  • 美丰姿:美好的仪态。
  • 联芳五枝桂:比喻家族中多人取得功名或显贵。
  • 窦家儿:指窦氏家族,古代有名的家族。
  • 岂弟:和乐平易。
  • 民父母:比喻贤明的官员,如同百姓的父母。
  • 古希:古代稀有。
  • 涉江:渡江。
  • 袅袅:形容柳枝柔软细长。
  • 瀰瀰:水流盛大的样子。
  • :干涸。
  • 邦人:国中的人,此指当地百姓。
  • 思未己:思念不已。

翻译

江水碧绿如鸭头之色,柳枝初春嫩黄如鹅毛。二月时分,娄东的道路上,燕子刚刚飞来。娄东有一位贤明的使君,皮肤白净,仪态美好。他的家族中多人显贵,不亚于古代的窦氏家族。他和乐平易,如同百姓的父母,这样的贤官在今天已是非常罕见。使君不留下我,我只能渡江去采摘杨柳。柳枝柔软细长,江水流得盛大。当柳树衰老,江水干涸时,当地的百姓对他的思念却从未停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娄东的美景和一位贤明的地方官员。诗中,“鸭绿涨江水,鹅黄上柳丝”以色彩鲜明地勾勒出春天的生机,而“燕燕初来时”则进一步点明了时节。后文通过对使君的赞美,表达了对贤能官员的敬仰和不舍。诗的结尾,以柳衰江涸象征时光流逝,但百姓对使君的思念却如江水般绵长不绝,情感深沉。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