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缃桃鸲鹆

· 陈霆
旭日亭台,煖风园篽。双双飞上缃桃树。可人鹦鹉隔重帘,春声故遣惊春睡。 金弹偷拈,雕笼半闭。花间别有藏机地。回头相顾各惊飞,画阑簌簌香红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
  • 缃桃:浅黄色的桃花。
  • 鸲鹆:qú yù,即八哥。
  • 旭日:初升的太阳。
  • 煖风:暖风。
  • 园篽:yuán yù,园中的小屋。
  • 可人:可爱的人或物。
  • 鹦鹉:一种能模仿人言的鸟。
  • 重帘:多层的帘子。
  • 春声:春天的声音。
  • 金弹:金属制的小弹丸,常用于打鸟。
  • 雕笼:雕刻精美的鸟笼。
  • 藏机地:隐藏机关的地方。
  • 相顾:互相看。
  • 惊飞:因惊吓而飞起。
  • 画阑:彩绘的栏杆。
  • 簌簌:sù sù,形容物体轻轻坠落的声音。
  • 香红:指花瓣。

翻译

旭日的阳光照耀着亭台,暖风轻拂着园中的小屋。一对鸲鹆飞上了浅黄色的桃花树。可爱的鹦鹉隔着重重的帘幕,春天的声音故意惊醒了春天的美梦。 有人偷偷地用金弹打鸟,雕笼半开着。花丛中还隐藏着机关。回头一看,彼此都因惊吓而飞起,彩绘的栏杆上,花瓣轻轻坠落,散发出阵阵香气。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天的园林为背景,生动描绘了旭日、暖风、桃花和鸟儿的景象。通过“金弹偷拈”和“雕笼半闭”等细节,巧妙地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结尾的“相顾各惊飞”和“画阑簌簌香红坠”则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美感,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瞬间的深刻洞察。

陈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声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复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有《唐馀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