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屿公所画湘江万竹图

遥望东南万竹林,连冈度坂玉萧森。 满天风雨湘云冷,落日鱼龙楚泽深。 翠袖倚时人去远,黄头歌罢思难禁。 老禅挥洒缘何事,勾引新诗作凤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屿公:人名,可能是一位擅长绘画的僧人。
  • 万竹林:形容竹林茂密,数量众多。
  • 连冈度坂:连绵的山冈和斜坡。
  • 玉萧森:形容竹子青翠茂密,如同玉一般。
  • 湘云冷:湘江上的云雾显得冷清。
  • 鱼龙:古代传说中的水中生物,这里用来形容水域深邃。
  • 楚泽深:楚地的水泽深邃。
  • 翠袖:指穿着翠绿色衣服的人,这里可能指画中的人物。
  • 黄头:可能指黄头发的人,或是一种黄色的头巾,这里指歌者。
  • 老禅:指年老的僧人,即屿公。
  • 挥洒:指作画。
  • 凤吟:凤凰的鸣叫,比喻美妙的诗句。

翻译

远远望去,东南方向有一片茂密的万竹林,连绵的山冈和斜坡上,竹子青翠如玉,茂密挺拔。满天的风雨使得湘江上的云雾显得格外冷清,落日时分,水中的鱼龙在楚地深邃的水泽中游动。画中穿着翠绿色衣服的人物已经远去,黄头发的歌者唱罢后,思绪难以自禁。老僧人挥动画笔,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了勾起新的诗句,如同凤凰的鸣叫一般美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幅湘江万竹图,展现了竹林的青翠与茂密,以及湘江上的风雨和楚泽的深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万竹林”、“玉萧森”、“湘云冷”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后两句通过人物的离去和歌者的思绪,表达了对于过往的怀念和对于美的追求。最后点明老僧人作画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新的诗意,体现了艺术创作的深远意义。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