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轩
轩居阒寂似仙坛,露叶云根近画栏。
得地数竿饶挺拔,补天五色剩馀残。
看时綵笔应堪赋,拂处瑶琴正可弹。
思笋自忻供去易,休粮谁道服来难。
王猷爱癖何曾改,米芾狂情亦未闲。
淇澳至今存节操,太湖依旧漱波澜。
秋声断续劳频听,古色摩挲发永叹。
君子文人最珍重,岁寒相托拟金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阒寂(qù jì):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 露叶云根:形容植物生长在幽静的环境中,叶子像露水一样清新,根部像云一样轻盈。
- 挺拔:直立而高耸。
- 补天五色:指古代神话中女娲补天的五彩石,这里比喻竹子的色彩斑斓。
- 馀残:剩余,残余。
- 綵笔:彩色的笔,这里指绘画用的笔。
- 瑶琴:古代的一种美玉制成的琴,这里泛指琴。
- 休粮:停止进食,指修炼或隐居时的一种生活方式。
- 王猷:指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这里泛指文人。
- 米芾:北宋著名书画家,以狂放不羁著称。
- 淇澳:指淇水之滨,古代文人常以之比喻高洁的品格。
-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这里用来形容波澜壮阔的景象。
- 摩挲:轻轻地抚摸。
- 岁寒:指严冬,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金兰:比喻深厚的友谊。
翻译
竹石轩内静谧如仙境,露水般的叶子和云朵般的根部靠近画栏。几根竹子挺拔地生长,色彩斑斓如同补天的五彩石剩余的残片。用彩笔描绘时应该能够赋诗,用瑶琴弹奏时正是合适的时刻。想到竹笋容易供人食用,停止进食的修炼方式谁说难以实践。王羲之对书法的热爱从未改变,米芾的狂放情怀也未曾停歇。淇水之滨至今保留着高洁的节操,太湖依旧激荡着波澜。秋天的声音断断续续,让人频频倾听,古色古香的物品轻轻抚摸,引发长久的叹息。君子和文人最为珍重,在严冬中相互托付,如同金兰之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竹石轩的静谧与竹子的挺拔,通过“露叶云根”和“补天五色”等意象,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和文人对其的珍视。诗中提到的“王猷”和“米芾”,分别代表了文人对书法和绘画的热爱,以及他们不羁的情怀。结尾的“岁寒相托拟金兰”则强调了在艰难环境中,君子和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