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佞隶博士籍五载馀迥游京师不为当道所知今归业且谢去乃辱督学滕公物色风尘擢之异等而且脱略师生罔间形迹青衿之遇近代所无感德酬知辄复赋谢二首
极目孤云大海平,夕阳千里共含情。
关前一雁凌秋起,匣底双龙绕夜鸣。
中散形骸元傲世,婕妤容色岂倾城。
酬恩亦是书生事,愁绝江淹赋未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佞(bù nìng):不才,自谦之词。
- 隶(lì):属于。
- 博士籍:指博士的学籍。
- 五载馀:五年多。
- 迥游(jiǒng yóu):远游。
- 京师:京城。
- 当道:当权者。
- 督学:负责教育监督的官员。
- 物色(wù sè):寻找,挑选。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擢之异等:提拔到特殊等第。
- 脱略(tuō lüè):疏忽,不拘束。
- 师生:老师和学生。
- 罔间(wǎng jiàn):无间隔,无界限。
- 形迹:行为,举止。
- 青衿(qīng jīn):古代学子穿的青色衣服,代指学子。
- 近代所无:近世所没有的。
- 感德酬知:感激恩德,报答知遇。
- 愁绝:极度忧愁。
- 江淹:南朝文学家,以赋著称。
翻译
我自谦地属于博士的学籍已有五年多,远游至京城,却不为当权者所知。如今我将回归本业,并谢绝一切,却意外地受到督学滕公的赏识,他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找到我,将我提拔至特殊等第,并且不拘师生之别,无界限地对待我,这样的待遇在近世是绝无仅有的。我感激他的恩德,想要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于是再次赋诗表达我的谢意。
我极目远望,只见孤云飘浮在大海之上,夕阳千里,共同蕴含着深情。关前一只大雁在秋日中凌空而起,匣中的双龙在夜幕下绕鸣。我虽如中散一般放荡不羁,傲视世俗,但我的容貌又怎能与倾城之貌的婕妤相比呢?报答恩情也是书生应做的事,但我却因极度的忧愁而未能完成江淹那样的赋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督学滕公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中,“孤云”、“大海”、“夕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远大。通过“一雁凌秋起”和“双龙绕夜鸣”的比喻,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抱负与不凡。最后,诗人以“愁绝江淹赋未成”作结,既表达了对滕公知遇之恩的感激,也流露出自己未能尽展才华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