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上人居少林三十馀年以游方淮上说法于通玄禅寺余从大众谛听异焉造室玄谈遂至丙夜诘旦留诗为别且订后期
泠然飞锡下西方,久住名山侍法王。
持咒毒龙归藻椀,谈经驯象过绳床。
诸天日月千花供,大地山河一苇航。
我亦宿生称大士,相随七佛赴禅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泠然:清凉的样子。
- 飞锡:佛教用语,指僧人云游四方。
- 法王:佛教中指佛法的主宰,也指高僧。
- 持咒:念诵咒语。
- 毒龙:比喻心中的烦恼或恶念。
- 藻椀:装饰华美的碗,这里比喻清净的心境。
- 谈经:讲解佛经。
- 驯象:驯服的大象,比喻被教化的众生。
- 绳床:僧人坐禅的床。
- 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众神。
- 一苇航:比喻佛法广大,可以渡过生死大海。
- 宿生:前世。
- 大士:佛教中指菩萨。
- 七佛:佛教中指过去的七位佛陀。
翻译
清凉地,如飞锡般从西方降临,长住名山侍奉法王。 念诵咒语,将心中的烦恼收入清净的心境;讲解佛经,教化众生,让他们安坐于禅床。 天界的日月,千花供奉,大地山河,佛法广大,足以渡过生死大海。 我也是前世被称为菩萨,将随同过去的七位佛陀,一同前往禅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上人在少林寺三十余年的修行生活,以及他在通玄禅寺说法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如“飞锡”、“法王”、“持咒”、“谈经”等,展现了明上人的高深修行和广大佛法。诗人表达了对明上人的敬仰之情,并期待未来能与他在禅堂相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佛法的崇敬和对修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