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山人逸之工琴奕丹青而卖药长安市秋日过访即席赋赠

短褐翩翩向暮过,居然名胜对藤萝。 燕京旧识悬壶技,易水重闻击筑歌。 杏苑春光频烂漫,橘林秋事近如何。 西风渐起枚生色,同步长安太液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短褐:粗布短衣,指贫苦人的穿着。
  • 翩翩:形容风度或文采的优美。
  • 悬壶技:指医术,源自古代医生常悬挂葫芦作为标志。
  • 击筑歌:筑是一种古代乐器,击筑歌指弹奏筑并唱歌,这里可能指逸之的文艺生活。
  • 杏苑:指医家,因古代医家常用杏树象征。
  • 橘林秋事:橘林可能指逸之的居所或药园,秋事指秋天的活动或景象。
  • 枚生色:枚,古代一种计数工具,生色可能指增添色彩或生气。
  • 太液波: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水池,这里指长安的美景。

翻译

他穿着简朴的短衣,优雅地在傍晚时分经过,仿佛是名士与藤萝相对。 在燕京,我早已知晓他的医术,现在又听到他在易水边弹筑唱歌。 医家的春天总是充满生机,而你的橘林在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西风渐渐吹起,为长安增添了色彩,我们一同漫步在太液池的波光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胡应麟在秋日访问一位多才多艺的朋友逸之的情景。诗中,“短褐翩翩”形象地勾勒出逸之的潇洒风度,“悬壶技”与“击筑歌”则巧妙地展现了他的医术与文艺才华。后两句通过对“杏苑”与“橘林”的描绘,进一步以春天的生机和秋天的景象来象征逸之的生活与心境。结尾的“西风渐起”与“同步长安太液波”则带有浓厚的秋意和长安的皇家气息,表达了诗人对逸之的赞赏以及对长安秋色的感慨。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