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再同俞刘朱三子集李汝藩斋中分得花字

华堂烧烛散林鸦,坐拥红炉片月斜。 渐喜春光回白苧,尚馀秋色对黄花。 孤蓬游子冲残雪,大笔才人照绮霞。 莫讶金闺年少甚,岐阳词赋旧名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堂:华丽的厅堂。
  • 烧烛:点燃蜡烛。
  • 散林鸦:使林中的乌鸦惊散。
  • 红炉:温暖的火炉。
  • 片月斜:月亮斜挂在天空。
  • 白苧:白色的苎麻,这里指春天初生的嫩芽。
  • 黄花:菊花。
  • 孤蓬:孤独的蓬草,比喻漂泊无依的人。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 冲残雪:冲破残留的雪。
  • 大笔才人:指文笔雄健的才子。
  • 照绮霞:映照着美丽的霞光。
  • 金闺:指女子的闺房。
  • 年少甚:非常年轻。
  • 岐阳:地名,这里指岐阳的文人。
  • 词赋:指文学创作。
  • 旧名家:历史上的文学名家。

翻译

华丽的厅堂中点燃蜡烛,惊散了林中的乌鸦,我们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月亮斜挂在天边。渐渐地,春天的气息开始回归,白苧初生,而秋天的余韵依旧与菊花相对。孤独的游子冲破残留的雪,寻找前行的道路,而文笔雄健的才子们,他们的才华如同绮丽的霞光。不要惊讶于闺房中的少女如此年轻,岐阳的文人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创作的名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的聚会场景,通过对华堂、红炉、片月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诗意的氛围。诗中“渐喜春光回白苧,尚馀秋色对黄花”巧妙地将春与秋的元素结合,表达了时光流转中的美好与哀愁。结尾处提到“岐阳词赋旧名家”,不仅赞美了岐阳文人的文学传统,也暗示了聚会中才子们的文学才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学追求。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