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参戎移任北平二首

一剑凌空舞雪花,双旌摇日动龙蛇。 从来骠骑能忧国,未灭匈奴肯顾家。 苜蓿城边吹筚篥,燕支山下奏琵琶。 大标铜柱祈连外,第一凌烟总浪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戎:古代对军官的尊称。
  • 移任:调任。
  • 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代将军。
  • 匈奴: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常与中原王朝发生战争。
  • 苜蓿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边疆地区。
  • 筚篥: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
  • 燕支山:古代山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 琵琶:一种拨弦乐器。
  • 大标铜柱:古代边疆的标志,象征国家的疆界。
  • 祈连:即祁连山,位于今甘肃省西部。
  • 凌烟:指凌烟阁,古代用来表彰功臣的地方。
  • 浪誇:过分夸耀。

翻译

一把剑在空中舞动,仿佛雪花飘落,两面旌旗在日光下摇曳,如同龙蛇舞动。 自古以来,将军们总是忧国忧民,不灭匈奴,他们怎肯顾及自己的家庭。 在苜蓿城边吹奏筚篥,燕支山下弹奏琵琶。 在祁连山外树立起巨大的铜柱,标志着国家的边疆,凌烟阁上的功臣们,他们的功绩总是被过分夸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英勇形象和他对国家的忠诚。诗中通过“一剑凌空舞雪花”和“双旌摇日动龙蛇”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将军的威武气势。后两句则表达了将军忧国忧民的情怀,即使面对家庭,也以国事为重。诗的最后,通过对边疆铜柱和凌烟阁的描写,强调了将军的功绩和国家的边疆安全,同时也暗示了对功臣的过分夸耀的批评。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忠诚。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