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盛山人泰父奉母南归

风色萧萧散酒徒,一蓑随处占菰芦。 将亲南下非潘岳,逐子东还是大姑。 残月夜投瓜步远,断霞朝拥石城孤。 飞流百尺兰阴下,倘觅玄真旧钓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
  • 散酒徒:指酒友分散。
  • :蓑衣,一种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 菰芦:菰和芦苇,这里指水边的植物。
  • 将亲:带着亲人。
  • 非潘岳:潘岳是西晋文学家,这里指盛山人泰父不是潘岳那样的文人。
  • 逐子:跟随儿子。
  • 大姑:指盛山人泰父的母亲。
  • 瓜步: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附近。
  • 断霞:指晚霞。
  • 石城:指南京城。
  • 飞流:瀑布。
  • 兰阴:地名,可能指兰溪,在今浙江省。
  • 玄真:指道家真人,这里可能指盛山人泰父。
  • 钓舻:钓鱼的小船。

翻译

风声萧萧,酒友们各自散去,我身披蓑衣,随处都可看到水边的菰芦。带着亲人南下,并非如潘岳般的文人,而是随着儿子东行,陪伴着母亲。夜晚,残月照耀着前往瓜步的路途,显得格外遥远;清晨,断霞映照着孤立的南京城。在兰阴下,瀑布飞流百尺,或许能找到玄真旧时的钓鱼小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盛山人泰父带着母亲南归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诗中“风色萧萧散酒徒”一句,既描绘了旅途的孤寂,又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将亲南下非潘岳”一句,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重视,而非仅仅追求文人的名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亲情的深刻感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