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公寄惠集序赋谢四首

家学三王上,时名二李前。 江河趋大壑,日月并高天。 业已回长夜,名犹借少年。 代兴聊一钵,默默少林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家学三王上:指家族学问在三王之上,三王通常指古代的三位贤王,如夏禹、商汤、周文王。
  • 时名二李前:指当时的名声超过了二李,二李可能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李商隐。
  • 江河趋大壑:比喻文章或名声如江河般流向广阔的海洋。
  • 日月并高天:比喻名声或成就如日月般高悬天空,永恒不灭。
  • 代兴聊一钵:指一代人的兴起,如同传递一钵食物,象征着传承和接续。
  • 默默少林传:比喻像少林寺的武学传承一样,默默无闻但深远流传。

翻译

家族的学问超越了古代的三位贤王,当时的名声更是超过了唐代著名的二李。文章和名声如同江河汇入大海,日月高悬天空,永恒不灭。虽然已经度过了青春的夜晚,但名声依旧借助于年轻的活力。一代人的兴起,就像传递一钵食物,默默无闻地像少林寺的武学一样深远流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族学问和名声的自豪,以及对传承和延续的深刻理解。通过比喻和象征,诗中展现了家族学问的深厚底蕴和名声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年轻时代名声的怀念和对未来传承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胡应麟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