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滕公由岭南过访不值二首

小队行春日,华镳问俗时。 孤亭留皂盖,万户拥朱旗。 气色函关绕,星辰汉殿移。 未应题凤字,曾受子云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伯滕公:指姓滕的方伯,方伯是古代对一方诸侯之长的称呼。
  • 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过访:访问,拜访。
  • 不值:不遇,未能见到。
  • 小队:小规模的队伍。
  • 行春日:在春天出行。
  • 华镳:华丽的马车。镳(biāo),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这里指马车。
  • 问俗:了解民情风俗。
  • 孤亭:孤立的亭子。
  • 皂盖:黑色的车盖,古代官员的车饰。
  • 万户:指众多的百姓。
  • 朱旗:红色的旗帜,古代官员的仪仗。
  • 气色:气象,景象。
  • 函关:函谷关,古代著名关隘。
  • 星辰:星宿,这里指天象。
  • 汉殿:汉朝的宫殿,这里指朝廷。
  • 题凤字:题写凤凰的图案或文字,比喻高雅的书法或文章。
  • 子云奇:指子云的奇才。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翻译

在春日里,滕公带领小队出行,乘坐华丽的马车了解民情。他停留在孤立的亭子旁,黑色的车盖下,周围是众多百姓簇拥的红色旗帜。函谷关的壮丽景象环绕四周,天象似乎随着汉朝宫殿的变迁而移动。虽然未能见到滕公,但他未曾题写高雅的凤凰文字,却已受到扬雄那样的奇才赞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滕公春日出行的盛况,通过“小队行春日”、“华镳问俗时”等句,展现了滕公的尊贵与亲民。诗中“孤亭留皂盖,万户拥朱旗”一句,既表现了滕公的威严,又体现了百姓对他的拥戴。后两句“气色函关绕,星辰汉殿移”则运用象征手法,暗示滕公的影响力与朝廷的紧密联系。结尾“未应题凤字,曾受子云奇”则巧妙地表达了滕公虽未显山露水,但其才华已得到认可。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