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沽逢丁元父夜谈作余与元父别十年馀而邂逅中野真万里不期之遇也
一疏千言动紫宸,三台九列望经纶。
犹闻绝岛追穷寇,未拟清时放直臣。
日月并悬新折槛,风云长逐旧埋轮。
更阑秉烛真如梦,把袂狂歌各怆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直沽:地名,今属天津。
- 丁元父:人名,诗人的朋友。
- 紫宸:皇帝的宫殿,借指皇帝。
- 三台九列: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经纶:原指整理丝线,比喻治理国家。
- 绝岛:偏远的岛屿。
- 穷寇:指逃亡的敌人。
- 清时:太平盛世。
- 折槛:指忠诚直言的大臣被贬。
- 埋轮:指忠臣被埋没。
- 把袂:握手。
- 怆神:悲伤。
翻译
一封奏疏千言万语感动了皇帝,朝廷中的高官们都在期待着治理国家的良策。听说在遥远的岛屿上还在追捕逃亡的敌人,而在这个太平盛世,却未能让直言的大臣得到重用。日月依旧照耀着那些因直言而被贬的臣子,风云变幻中,忠臣们却依旧被埋没。深夜里,我们秉烛夜谈,仿佛在梦中,握手狂歌,各自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一疏千言动紫宸”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切,而“三台九列望经纶”则反映了朝廷官员对治理国家的期待。后句“犹闻绝岛追穷寇,未拟清时放直臣”揭示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认为在太平盛世中,直言的大臣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结尾的“更阑秉烛真如梦,把袂狂歌各怆神”则抒发了与久别重逢的友人深夜长谈的感慨和悲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