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蝉二首

客醉秋山底,蝉吟白露时。 凄清流古木,断续倚高枝。 静逐凉飔转,低含夕照移。 枋榆吾自适,九万欲何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凄清:形容声音凄凉而清脆。
  • 断续:形容声音时断时续。
  • (sī):凉风。
  • 枋榆:枋树和榆树,这里指蝉的栖息地。
  • 九万:指极高的天空,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展翅九万里”。

翻译

在秋山脚下,我醉卧客中,蝉声在白露时节吟唱。 那声音凄凉而清脆,流淌在古老的树木间,时断时续地依附在高枝之上。 它静静地随着凉风转动,低低地含着夕阳的光辉移动。 在枋树和榆树间,我自在地栖息,九万里的高空,我又将何去何从呢?

赏析

这首诗以秋山、白露为背景,描绘了蝉声的凄清与断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静逐凉飔转,低含夕照移”巧妙地将蝉声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结尾的“枋榆吾自适,九万欲何之”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与高远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归宿的哲思。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