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访苏别驾以修邀同蔡景明夜集

扶疏双树似禅堂,绿酒银瓶唤客尝。 丽藻世传苏属国,高名人识蔡中郎。 三峨云雾挥毫落,九曲溪山入话长。 已?平原留十日,漫将离色赋河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 禅堂:佛教寺院中供僧侣修行的地方。
  • 丽藻:华美的文辞。
  • 苏属国:指苏武,汉代著名使臣,曾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坚守节操,后世常用以比喻忠贞不屈。
  • 蔡中郎:指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曾任中郎将,以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著称。
  • 三峨:指四川峨眉山的三大主峰。
  • 九曲溪山:指风景秀丽的山水之地,这里可能指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
  • ?:同“拼”,意为不顾一切地去做。
  • 平原:指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的贵族,以好客著称。
  • 河梁:桥梁,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

翻译

茂密的树木环绕,仿佛置身于静谧的禅堂,我们举杯共饮,银瓶中的美酒邀请客人品尝。华美的文辞世代传颂着苏武的忠贞,高尚的名声让人敬仰蔡邕的学识与品德。挥毫泼墨间,仿佛能感受到三峨山的云雾缭绕,而九曲溪山的风景则成为我们长谈的话题。已经决定不顾一切地留下十日,尽情享受这相聚的时光,离别的色彩则轻轻地赋在了桥梁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清源山的一次夜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扶疏双树似禅堂”一句,以禅堂的宁静比喻友人相聚的和谐氛围,而“丽藻世传苏属国,高名人识蔡中郎”则巧妙地运用历史人物来赞美友人的才华与品德。结尾的“已?平原留十日,漫将离色赋河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