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周懋脩馆中月色盈庭皎如霜雪即席口占

咫尺周郎馆,衡茅葑水傍。 披襟流素月,把袂落繁霜。 逸调阳春远,清歌乙夜长。 预愁明发路,枫叶乱金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周郎馆:指周懋脩的住所。
  • 衡茅:指简陋的房屋。
  • 葑水:指水边的葑草。
  •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心情舒畅。
  • 流素月:形容月光如流水般清澈。
  • 把袂:握住衣袖,表示亲近。
  • 落繁霜:形容夜晚的霜花繁多。
  • 逸调:指优美的曲调。
  • 阳春:指温暖的春天,这里比喻美好的时光。
  • 清歌:清亮的歌声。
  • 乙夜:指深夜。
  • 明发路:指天明时出发的路。
  • 枫叶:枫树的叶子,秋天变红,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景色。
  • 乱金阊:金阊是苏州的一个地名,这里指枫叶飘落在金阊的景象。

翻译

距离周懋脩的馆舍很近,就在水边简陋的茅屋旁。敞开衣襟,月光如清水般洒落,握住衣袖,夜晚的霜花繁多。优美的曲调仿佛远离了温暖的春天,清亮的歌声在深夜中显得格外悠长。预感到天明时出发的路途,枫叶将会飘落在金阊的街道上,形成一片混乱而美丽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访问友人周懋脩的情景,通过月光、霜花、曲调、歌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中“披襟流素月,把袂落繁霜”一句,以对仗工整、意象鲜明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结尾的“预愁明发路,枫叶乱金阊”则带有淡淡的忧愁,预示着离别的不舍和秋天的萧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