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履善过访余报谒秋湘馆则先一日避暑入虎跑矣泚笔题此章芭蕉茎上毋以为嵇生之凤也

野外玄亭翳白茅,朱门犹带夕阳敲。 寻僧何处开龙藏,避客经旬住虎跑。 掩径寒松飞雨集,当檐脩竹乱云交。 从知叔夜疏狂甚,片刺无劳续解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ì):遮蔽。
  • 朱门:古代指富贵人家的大门,因常涂成红色。
  • 龙藏:指佛经,因传说中龙宫藏有佛经。
  • 虎跑:地名,指杭州的虎跑泉,此处可能指胡应麟避暑的地方。
  • 脩竹 (xiū zhú):高大的竹子。
  • 从知:由此可知。
  • 叔夜:指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思想家,以疏狂著称。
  • 片刺:指名片,古代用于拜访时通报姓名。
  • 解嘲:自我解嘲,用言语或行动来掩饰尴尬或不满。

翻译

在野外的玄色亭子被白茅草遮蔽,我敲响了那扇还带着夕阳余晖的朱红色大门。 我寻找僧人想要打开佛经的宝藏,却得知他已避客多日,住在虎跑泉边。 小径旁的寒松上雨水纷纷落下,屋檐下高大的竹子与乱云交错。 由此可知我像嵇康一样疏狂,无需再用名片来续写自我解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胡应麟在拜访袁履善时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疏狂与超脱。诗中“野外玄亭翳白茅”等句,以景入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末句以嵇康自比,表明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宁愿保持个性的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人格魅力。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