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方伯曾公过访赋赠二首

十二岩城坐啸中,湖天晴色画船空。 薇垣镇静周方伯,棘寺飞腾汉上公。 环佩乍看燕阙底,旌旗曾闪越台东。 犹怜竹马争迎日,屈指黄金召次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二岩城:指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具有十二座岩石山峰的城市。
  • 坐啸:坐而长啸,形容悠闲自在。
  • 湖天晴色:湖面上的天空晴朗的景色。
  • 画船空:装饰华丽的船只空无一人,形容宁静。
  • 薇垣: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曾公的官署。
  • 镇静:稳定平静,这里指曾公治理有方。
  • 周方伯:指曾公,方伯是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棘寺:古代官署名,指司法机关。
  • 飞腾:迅速升迁。
  • 汉上公:汉朝的高级官员,这里指曾公的官职显赫。
  • 环佩: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这里指曾公的仪仗。
  • 燕阙:指皇宫,阙是古代宫殿前的门楼。
  • 旌旗:旗帜,这里指曾公的军旗。
  • 越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越国(古代国名)的台阁。
  • 竹马:儿童游戏时骑的竹竿,这里指儿童。
  • 争迎日:争相迎接的日子,形容曾公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
  • 屈指:计算时间。
  • 黄金召:指皇帝的召见,黄金象征皇权。
  • 次公:指曾公,次公是对有地位的人的尊称。

翻译

在十二岩城中悠闲地坐着长啸,湖面上的天空晴朗,装饰华丽的船只空无一人。曾公的官署稳定平静,治理有方,司法机关中他迅速升迁,官职显赫。他的仪仗突然出现在皇宫前,军旗曾在越台东边闪耀。仍然怀念那些日子,孩子们争相迎接,计算着皇帝召见曾公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曾公的威严与民众对他的敬仰。通过“十二岩城坐啸”和“湖天晴色画船空”的描绘,展现了曾公的悠闲与超然。诗中“薇垣镇静”和“棘寺飞腾”突出了曾公的治理能力和政治升迁。后半部分通过“环佩”、“旌旗”等意象,以及“竹马争迎日”的生动场景,表达了民众对曾公的热烈欢迎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曾公的尊贵地位和民众的深厚情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