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太函适汪司马赴许将军泛舟余遂为不速之客座中分赋
暖日暄风照画船,茂林修竹聚群贤。
双旌乍识元戎队,片刺忻同上客筵。
邂逅洪都无彩笔,赓酬郢国尽朱弦。
归来更下函中榻,千树梅花伴独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抵:到达。
- 太函: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汪司马: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许将军: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军事将领。
- 不速之客:未经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
- 暄风:和暖的风。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 茂林修竹: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形容环境优美。
- 双旌:古代旗帜的一种,此处指军队的旗帜。
- 元戎队:大军。
- 片刺:名片,古代用于通报姓名。
- 上客筵:尊贵的客人所坐的宴席。
- 邂逅:偶然相遇。
- 洪都:地名,可能是指南昌,古称洪都。
- 彩笔:比喻文采。
- 赓酬:继续唱和。
- 郢国:古代楚国的别称,此处泛指楚地。
- 朱弦:红色的琴弦,代指音乐或诗歌。
- 函中榻:指书房的床榻。
- 千树梅花:形容梅花盛开,数量众多。
翻译
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风照耀着华丽的船只,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中聚集了许多贤士。我偶然到达这里,看到了军队的旗帜,便高兴地递上名片,加入了尊贵客人的宴席。在南昌偶然相遇,虽然没有华丽的文采,但我们继续用楚地的诗歌唱和。归来后,我回到书房,千树梅花陪伴我独自入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偶然参加的一次盛大宴会,通过“暖日暄风”、“茂林修竹”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诗中“双旌乍识元戎队”和“片刺忻同上客筵”表达了作者对突然加入的喜悦和荣幸。结尾的“归来更下函中榻,千树梅花伴独眠”则展现了作者归家后的宁静与自得,梅花成为其孤独中的慰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学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