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秋:中秋时节。
- 北上:向北行进。
- 次:停留。
- 武林:古代对杭州的别称。
- 谒:拜访。
- 大中丞:古代官职名,指高级官员。
- 滕师:人名,可能是指滕子京,北宋时期的官员。
- 招饮:邀请饮酒。
- 赋谢:以诗文表达感谢。
-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是一种古代弦乐器。
- 沈沈:形容声音深沉。
- 夜未阑:夜未深,指夜晚尚未结束。
- 胡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 伏剑:指佩剑,表示武士身份。
- 国士:国中的杰出人物。
- 坛:指高台,比喻高位。
- 一壑龙门:比喻险要的地方,也指科举考试的难关。
- 豹隐:比喻隐居不出。
- 燕阙:指京城,古代燕国都城。
- 鹏抟:比喻志向远大。
- 青帆:指船帆。
- 临安:古代地名,今杭州。
- 踯躅:徘徊不前。
翻译
中秋时节,我向北行进,在杭州停留,拜访了高级官员滕师,他邀请我饮酒,我以诗文表达感谢。
华美的瑟声在深夜里深沉地响起,我坐在胡床上,感受到明月的寒意。
我久久地抽出笔来,羞愧于自己只是门人,但我再次佩剑登上国士的高位。
我怀念在险要之地隐居的日子,与滕师在京城谈论着远大的志向。
船帆近在咫尺,即将前往临安,我在河桥上徘徊,去留两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时节北上的旅途中的所感所思。诗中,“锦瑟沈沈夜未阑”一句,以瑟声和夜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滕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身份的自谦和对未来的期待。诗的最后两句“青帆咫尺临安路,踯躅河桥去住难”,则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犹豫和迷茫,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黄河大风商舶阻绝姜计部仲文遣人觅舟载余一夕遂抵淮上因得口号六首却寄 》 —— [ 明 ] 胡应麟
- 《 方景真邀游幔亭同司马公赋 》 —— [ 明 ] 胡应麟
- 《 出郭望西山诸寺二首 》 —— [ 明 ] 胡应麟
- 《 湖上酒楼听歌王检讨敬夫汪司马伯玉二乐府及张伯起传奇戏作 》 —— [ 明 ] 胡应麟
- 《 博山垆 》 —— [ 明 ] 胡应麟
- 《 岭右张使君辟园城中台榭池沼皆桂林胜绝处予闻窃向往焉赋得六题清虚阁 》 —— [ 明 ] 胡应麟
- 《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 》 —— [ 明 ] 胡应麟
- 《 自桐卢至新安杂咏十六首 》 —— [ 明 ] 胡应麟
相关推荐
- 《 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 —— [ 元 ] 方回
- 《 得报状邸吏缄至朝堂八月月单有感而作三首 》 —— [ 宋 ] 岳珂
- 《 辛卯八月婺州途中用菊圃韵 》 —— [ 元 ] 曹伯启
- 《 八月上弦夕 》 —— [ 宋 ] 郑清之
- 《 感寓 》 —— [ 明 ] 童轩
- 《 林草亭北郭别业同石陈诸君子作 》 —— [ 明 ] 佘翔
- 《 绍兴乙丑秋仲冒雨独游阳华岩胜绝未让淡山岩恨古今诗人未有奇句潏上游何临清流以赋之且棕鞋桐帽怅不一陪浮溪先生金华居士以徜徉 》 —— [ 宋 ] 游何
- 《 登黄楼有怀苏眉山 》 —— [ 宋 ] 贺铸